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你用的餐具、不粘锅涂层合格吗? 新国标来了,一起告别“涂层焦虑”!

  早上装豆浆的涂层纸杯、炒菜用的不粘锅、上班带饭的保温饭盒、食品饮料金属罐……这些每天和食物亲密接触的器具,内壁都藏着一层“隐形保护衣”——食品接触涂层。但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顾虑:这层看不见摸不着的涂层,会不会偷偷释放有害物质?

图片1.png

  别慌!2025年9月25日,《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涂料及涂层》(GB 4806.10-2025)全新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发布!这项关乎亿万家庭“舌尖安全”的关键标准,由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牵头修订,将于2026年9月2日正式实施,给咱们的日常饮食安全再上一道“保险”,帮大家告别“涂层焦虑”。

  新国标有多安心?四大亮点读懂安全升级

  原料清单“扩容”至3倍+,好材料有了“身份证”。2016版国标里,允许使用的基础原料只有105种;新国标中增加到346种,还扩容了以这346种作为原料且经过严格验证、分子量足够大的聚合物(分子量大于1000Da,更难迁移到食物中)。之前一些安全可靠的涂层原料,因为不在国标清单里,企业想用却不能用,新国标有效破解了这个行业痛点。

  监管范围扩大,纸杯金属罐全覆盖。新国标进一步扩大了食品接触涂层监管范围,强化全链条安全管控。新国标明确规定热饮纸杯、汉堡纸等纸涂层产品的内壁涂层安全要求;同时,将金属罐、保温杯等接触酸性、高温食品的涂层产品,全部纳入严格管控范畴;此外,不直接接触食物但可能通过直接接触层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相关涂层,也被纳入新国标管控体系。

  

  有害物残留管控更严格,双酚A迁移限值大幅降低。新国标将双酚A的迁移限值从0.6mg/kg降至0.05mg/kg,双酚A是一种可能影响内分泌的有害物质,常用于环氧树脂涂料(如食品饮料罐内壁涂层等)。新国标对这种潜在干扰物的监管更加严格,以此推动企业优化生产工艺,从源头减少有害物残留,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产品。

  分类管控更精准,炊具饮具使用更放心。旧标准中,所有带涂层的器具都需按统一的严苛条件进行高温迁移测试,导致部分无需高温使用的器具,其检测要求与实际使用情况不匹配。新国标优化了高温迁移试验条件,仅炒锅、煎锅等炊具需做煮沸0.5小时+常温放置24小时的高温迁移测试,而饮具则无需再遵循该严苛条件开展检测。这一优化既贴合产品实际使用场景,又能精准管控炒锅等炊具的重金属、有机物析出风险,让消费者使用更安心。

图片4.png

  消费者必看:3招选对安全涂层产品

  新国标再严,也要会选才放心!记住这几点:

  看标识:购买时务必查看产品包装,认准“食品接触用”字样,不过,像保温杯、不粘锅等用途明确为食品接触的产品,就不需要单独标注“食品接触用”字样啦!

图片5.png

  选渠道:建议通过正规超市、商场或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这些渠道的产品经过严格筛选,原料采购、生产检测等环节更规范,质量更可靠;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避免因涂层不合格埋下安全隐患。

  查外观:购买带涂层的餐具、厨具时,仔细观察涂层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无划痕、无气泡、无脱落;拿起纸杯、餐盒轻轻捏一捏,感受材质是否厚实,避免选择一摸就掉粉、一捏就变形的产品;使用时若发现涂层出现脱落、开裂,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新器具。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