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京内企业委托、京外基地生产,这样的食品生产企业怎么监管?

  京内企业委托、京外基地生产,这样的食品生产企业怎么监管?近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用一场联合检查,给出了答案——针对北京知名品牌白酒、米醋的河北生产基地,开展食品生产延伸体系检查,打破行政壁垒。

图片2.png

  这场监管不搞“隔空监督”,更不做“表面检查”:三地市场监管人员不仅细查京外生产基地的食品许可条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委托生产管控等“基础项”,更顺着产业链往“源头”追——专门回溯京内委托方的管理责任,精准识别委托方管理缺位与被委托方执行偏差的深层次问题。通过穿透“委托”的地域隔断,压实双方主体责任,推动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细化合同履约、质量管控、风险整改等义务,落实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责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促使食品委托生产从“形式合规”向“实质安全”的跨越。

  针对三地食品生产协同监管工作,京津冀已探索三年。通过跨区域联动检查,三地打破了地域壁垒,形成协同治理合力,不仅探索出“责任共担、风险共治”的协同机制,更实现了检查依据、检查标准、检查流程、检查方法、行为认定“五统一”,为共建京津冀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打通关节”“输氧造血”。

  今年,三地进一步强化监管能力:通过统一培训、联合演练、风险会商和联合检查等方式,持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与协作水平,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下一步,监管力度还将升级——不仅深化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的跨区域联动,强化从源头到过程的全环节监督,还会以数字化赋能监管协同,推进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健全跨区域执法响应、风险信息共享机制,让“京内企业委托、京外基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全程留痕、责任可溯、风险可控,为构建京津冀一体化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图片由AI生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