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携手共进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锚定协同发展目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强化优势互补,坚持开放共享,探索协同创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统一规则市场一体化提速
跨省迁移实现“一地、一窗、一次、一个环节、一套材料提交”。三地企业“只跑一次”即可完成跨省迁移,约1000余户企业享受改革便利,迁移效率大幅提升。
拓展区域结果数据互认“朋友圈”。在实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数据跨区域互认的基础上,探索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有关结果数据互认。2025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佛山市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签订《开展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文件三地互认办法》(试行),在佛山市成立外资公司的肯尼亚籍投资者约瑟芬,通过互认模式在北京市丰台区成功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新政实施以来首个受益者。
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推动区域规则统一。联合制定《2025年京津冀公平竞争审查交叉检查工作方案》,组织对75份三地政策文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
质量赋能产业协作稳步增效
发布4项京津冀协同标准。三地联合在卫生健康、工程建设领域发布《医学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规程》《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4项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发展。
三地广告业发展合作持续深入。7月11日,在京召开京津冀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年会,明确构建“监测监管标准一致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指导广告协会强化信用管理,新增8家广告企业荣获5A级评价,树立了行业诚信标杆。
服务三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已累计完成17家企业的入园许可、14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共计89个原料药品种在产业园落地投产。
监管执法区域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统一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形成《京津冀市场监督管理领域行政处罚裁量适用指引》,统一裁量的适用规则和程序。
共建“信用京津冀”。印发《2025年共建“信用京津冀”具体措施及任务分工》,基于京津冀信用分析GIS平台,推进三地信用数据共享应用,共享信用数据7.61亿条。
深化“1+N”执法协作体系。发布知识产权、网络交易领域行政执法指引。市区两级累计办理案件线索、协查936件,联合查办民生领域案件20件。针对跨区域市场乱象,三地强化监管执法联动,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区域市场环境。
践行监管为民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互通食品、产品抽检信息,共向津冀市场监管部门通报食品抽检信息9695批次。为12家津冀企业和机构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助力区域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药品协同监管。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跨区域协同监管工作计划,组织跨区域联合检查6家次,协查20件,有效防控跨区域质量安全风险。
强化产品质量监督协同监管。组织召开京津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联盟成立大会,建立健全三地缺陷识别、风险评估、召回实施等协同机制。持续开展对重点工业产品的监督抽检工作,巩固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基础。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合作机制。组织“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签订《京津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合作协议》。
完善消费维权合作体系。建立完善京津冀消费维权协作机制,推动消费维权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下一步,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化协同机制,在规则衔接、技术共享、执法联动等方面探索新路径,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贡献更多监管力量。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