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家长们,“六一”儿童节,送孩子一份安全礼物!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儿童消费市场迎来高峰,童装、玩具、食品等成为家长们采购的重点。为帮助消费者避免消费陷阱,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往年诉求典型案例,进行相关消费提示。

  童装 注意材质与标识,远离潜在危害

  去年六一前夕,市民刘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为5岁女儿购买了一条漂亮的连衣裙,价格实惠且款式新颖。然而,女儿穿着新裙子出去玩了一天后,身上出现了大片红疹,瘙痒难耐。刘女士赶忙带孩子就医,经诊断,孩子是接触性皮炎,大概率是衣物材质过敏所致。刘女士仔细查看裙子的吊牌,发现上面仅简单标注了“纯棉”,没有任何关于安全技术类别的标识,也未注明生产厂家等关键信息,很可能是“三无”产品。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家长:购买童装时,一定优先选择材质天然、柔软舒适的面料,避免选择荧光剂、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的产品;同时,检查衣物的做工细节,如线头是否粗糙、拉链是否顺滑、纽扣是否牢固等,防止对孩子造成意外伤害。一定要查看吊牌上是否标注有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编号,如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等字样,婴幼儿服装应符合A类标准,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至少要达到B类标准。 

  儿童食品严选品质,拒绝廉价食品诱惑

  张先生发现近期孩子放学回家后经常偷偷藏着一些小零食,都是从学校附近小卖部买的,像辣条、色素饮料、三无糖果等。这些零食包装简陋,有的甚至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家长担心这些食品的卫生和安全问题,便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执法人员对小卖部进行检查,发现部分食品存在菌落总数超标、违规添加等问题,当即责令商家下架整改。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购买儿童食品要选择正规超市、商场或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尽量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的健康食品,避免给孩子食用含有过多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的零食;教育孩子远离廉价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玩具关注安全认证,警惕危险玩具

  王女士给6岁的儿子买了一把号称“仿真狙击枪”的玩具枪作为六一礼物,孩子玩得爱不释手。但在玩耍过程中,玩具枪的零件突然断裂,差点伤到孩子的眼睛。王女士检查后发现,该玩具枪没有任何3C认证标志,属于不合格产品。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对销售该玩具的店铺进行查处,发现店内还有多款类似的“三无”玩具。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购买塑胶玩具、电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等务必选择有“CCC”认证标志的产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玩具,避免选择有尖锐边角、小零件易脱落、弹射类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查看玩具的使用说明和警示标识,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和保管玩具。

  如果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遇到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及时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节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