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曝光台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两起虚假认证违法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典型案例

  认证是认证机构对企业产品、服务或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或要求的评定,本质上是一种 “信任机制”。例如,经过有机认证的蔬菜、水果,意味着 “更健康、更安全”;台灯、儿童玩具等产品上的“CCC”认证标志,代表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被认为“有3C更靠谱”。

  对于企业来说,认证证书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以及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但个别认证机构为了追求发证数量,快速获取经济利益,安排无证人员“冒名审核”、编制虚假审核资料,出具虚假认证结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为规范认证领域市场行为,有力维护质量认证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加大认证领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依法撤销两家认证机构批准文件,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一、查处北京中认纵横认证有限公司案

  北京中认纵横认证有限公司安排不具备认证审核资质的工作人员冒名顶替认证人员实施审核,出具虚假认证结论;私自减少审核计划安排的审核时间、未对认证范围内过程和活动进行审核,减少、遗漏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未对其认证的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对认证的管理体系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证书未暂停使用或撤销。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以及《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撤销批准文件,罚款以及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并依法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二、查处北京中认世检认证有限公司案

  北京中认世检认证有限公司安排不具备认证审核资质的工作人员冒名顶替认证人员实施审核,出具虚假认证结论;初次认证审核过程中未实施一阶段审核、二阶段审核中未对认证范围覆盖的过程和活动进行审核,减少、遗漏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以及《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撤销批准文件,罚款以及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并依法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市市场监管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认证是守护民生安全的“防护网”,是护航企业发展的“保证书”。相关机构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给经济社会活动带来安全风险隐患,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故此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受到信用惩戒。同时,负责人提示,认证机构开展认证活动要严格遵守认证规则,保证认证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维护认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