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安全守护人 | 钟锌章:以标准擘画安全防线
钟锌章 以标准擘画安全防线
标准是守护生命的无声契约,钟锌章作为首都标准化战线的尖兵,二十多年如一日深耕标准化工作领域,从《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和《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蓝图绘制到“平急两用”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的精准落地,用一项项硬核标准筑牢城市安全屏障,诠释了“标准即底线,质量即生命”的深刻内涵。
面对超大城市安全治理的复杂挑战,钟锌章以全局视野破题。他负责起草的《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构建起“全周期风险防控+全链条安全管理”的双轮驱动模式的应急与风险防控标准体系。这份历时一年多打磨的文件,创新性地将应急避险等所需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译写、引导标识系统等内容纳入标准框架,既为城市安全筑牢“钢筋铁骨”,又为民生服务注入“温度”、“精度”。为了让“纸面标准”转化为“行动指南”,钟锌章组织编写解读手册、制作可视化课件,并制定年度行动计划,确保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有关任务落实到位。
在标准化战场,他是严苛的“质量守门员”。自2023年以来,他主持审查了128项工程建设标准,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有效降低了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风险。他在工作中一直坚守“标准化的生命力,在于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的理念。在防震减灾领域,他推动发布5项抗震设计标准;在气象领域,他到北京市气象局开展业务培训,主持审查了5项标准,还指导15项气象地方标准立项,推动北京市气象标准化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4年,在推进本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的座谈会上,钟锌章提出“靶向升级+按需补缺”的工作思路,即针对当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有较为完备建设标准的现状,可根据“平急两用”要求,对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情况进行分析,对平急转换中缺失的技术要求,完善相关标准,对确需制定的,应做好标准制定的立项、组织审查和批准发布工作。这个工作思路得到有关单位的采纳,后续主管部门对实施方案做了相应调整,提升了“平急两用”工作推进效率。
钟锌章用二十多年的坚守证明:标准化不仅是技术规则的集合,还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尊重,更是对百姓安宁的承诺。虽已年近六旬,但这位“安全标尺”的刻画者依然步履坚定——因为他深知,每一份标准的背后,不仅是灯火可亲的市井烟火,更是大国首都的平安答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