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喜报!营商环境改革最佳创新案例,市市场监管局获奖最多!

  近日,北京市从征集的480余个营商环境改革案例中,评选出30个改革典型案例。市市场监管局报送的3项改革案例荣获最佳创新案例,是唯一有3项改革案例入选的市级单位。

  市市场监管局报送的打造外资登记便利化服务新模式 率先实现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以及会同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报送的“一体化综合监管”再突破 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会同北京市海淀区报送的区块链技术破解监管难题 打造住所登记“零材料”可改革样板等案例荣获最佳创新案例。

  打造外资登记便利化服务新模式率先实现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

  为进一步提升外商在京投资企业登记便利度,北京市将实现境外投资人身份在线认证,作为打通外资企业登记“全程网办”的关键节点,通过数字赋能,丰富认证渠道,优化服务功能,精简开办材料,探索打造“3+3+3”外资登记服务新模式,实现境外投资者与境内投资者可以享受同等水平的“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服务。

  “一体化综合监管”再突破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

  通过系列改革举措,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全力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良好营商环境,以高质量监管保障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推广非现场监管,推动各部门探索应用感知设备、大数据筛查、远程检查等非现场监管方式,代替以往“巡街式”“拉网式”为主的现场检查方式,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深入推进“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设,将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纳入“无事不扰”企业清单,提升监管效能。全面实施“扫码检查”,执法人员开展涉企检查前须先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后方可开展检查。对于扰企检查和过度检查,系统可进行提示和阻断。检查时需向企业出示“检查码”,通过扫码即可获取检查人员、检查对象、检查事项和检查标准等信息,确保执法公开、透明。

  区块链技术赋能智慧办照破解监管难题打造住所登记“零材料”改革样板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登记注册领域探索改革创新,统筹安全与发展,将登记和监管有效联动。以海淀区为试点搭建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依托海淀区政务服务区块链平台和不动产登记部门数据库,以产权方自愿申报为原则,实现所申报地址通过区块链平台经与不动产登记部门标准数据库比对核验,通过后进入并形成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数据库。通过“e窗通”系统与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数据库的互联互通,申请人在“e窗通”平台办理企业登记时可免于提交住所证明材料,实现智能便捷的“零材料”登记,打造住所登记改革样板。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主动担当,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