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计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市场监管局、市局各专业(直属)分局,市计量院,各有关单位:

现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的《2020年计量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0年4月10日



2020年计量工作要点

 

一、服务北京市重点工作

2020年是建设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和“十三五”收官之年,计量工作应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北京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服务“三件大事”,打赢“三大攻坚战”,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动对接冬奥会、冬残奥会计量检测需求,为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做好计量检测服务。

(二)服务“蓝天保卫战”。加强环保领域计量检测能力建设和标准物质研究,为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做好计量服务。服务北京市纯电动出租汽车推广应用,做好批量更新纯电动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工作。做好汽车排放监测和机动车检测场计量器具检测工作。做好治超治限衡器检定工作。

(三)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京津冀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为重点领域计量检测提供技术基础。依托华北大区开展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比对工作。完善计量检定人员考核题库建设,推广使用考核题库,提升计量检测人员技术能力。

(四)高站位做好工作规划。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计量工作取得的成效,做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的计量工作发展规划。

(五)加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计量保障工作。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做到计量器具有需即检,随送随检。对防控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免收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费。做好北京市多参数监护仪、电子体温计等医用计量器具建标工作。

二、着力加强计量基础保障

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完成了行政机构改革,取消垂直管理,改变了原市质监局统筹计量标准技改项目的方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由各区负责。201911月,《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已发布,应结合北京市实际工作情况,完善计量基础保障体系,着力加强计量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六)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管理。结合《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研究制定《北京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指导目录》,指导全市构建布局合理、保障到位的计量保障体系。

(七)制定计量检定规程培训体系。全面梳理强检项目涉及的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北京市计量器具检定需求,对接计量标准考核工作,制定规程培训体系,市计量院、各区计量所根据项目能力承担规程培训任务,做到规程培训全覆盖、人员培训全覆盖。

(八)完善治超治限计量基础。完成衡器载荷测量仪建标工作,提高治超治限非现场执法工作效率,提升北京市治超治限计量技术支撑保障水平。

(九)完成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建标。向城六区以外的区级计量技术机构下移移动式出租车计价器检定项目,做好北京市电动出租车计量检定保障工作。

(十)做好重点项目计量授权工作。发挥行业部门资源优势,对市热力集团的热水表、中国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LNG加气机开展检定授权工作,满足北京市发展需求。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该放的要放下去,该管的要管到位,该服务的要跟上,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服务措施,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十一)实施二级注册计量师告知承诺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标准,实施二级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告知承诺制。

(十二)推进计量器具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落实推进水表出厂检定与首次强制检定合并实施、电能表状态轮换工作机制,从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提高检定工作实效等维度开展评估,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十三)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完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实现市、区两级计量技术机构强检业务信息化统一管理,完成出租车计价器检定管理模块开发升级,实现北京市出租车计价器检定工作统一管理。推进评审员及计量技术人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其与市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网上服务平台对接。

(十四)加强计量技术规范宣贯工作。面向企业组织开展计量规程规范、管理体系培训,服务在京企业提质增效,提高社会各主体的计量能力,构建计量工作社会共治格局

(十五)营造市场公平计量环境。推进北京市商业服务业领域诚信计量制度建设,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持续推进公平秤地方标准落实和后续监管。

(十六)加强计量宣传。做好“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拍摄法定计量单位制主题宣传片,作为新闻单位、出版社、学校、企业等培训宣传材料,进一步扩大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四、加强计量监督执法

(十七)加强计量产品质量监督。依据计量风险分析报告、日常检测、监管执法、投诉举报、社会舆情等方面反映出的问题,重点对涉及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领域的计量器具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预防或化解风险。促进计量器具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北京市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水平。

(十八)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专项监督抽查。在化肥、农药、油漆、涂料、电线电缆、汽车用润滑油、米、面粉、洗衣粉、合成洗涤剂、牙膏、调味料、熟肉制品、饮料、冲饮类食品、食用油、杂粮、洗发液、化妆品、小食品、方便面、包装饮用水、啤酒、罐头食品等24种定量包装商品中开展商品净含量专项双随机监督抽查。

(十九)加强能效水效标识监督管理。开展能效水效执法监督抽查和能源资源计量专项双随机检查。建立能效水效产品监督抽查协同机制,开展能效水效标识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促进节能、节水产品推广。

(二十)加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监督检查。结合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项目,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专项检查,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提高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十一)开展计量比对工作。对北京市计量技术机构及生产企业开展水表、燃气表、电子秤、加油机检定装置的计量比对工作,加强计量标准管理,保障量值统一。

(二十二)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投诉多、风险大的领域,组织开展计量器具生产企业、集贸市场和眼镜制配场所回头看专项监督检查,做好节前市场计量监督检查,整治行业计量秩序,打击计量违法行为。

(二十三)强化“接诉即办”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能。归纳总结投诉举报、监督执法典型案例,开展交流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十四)完善计量风险工作体系。制定计量工作信息报表体系,加强计量工作信息统计分析,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深入推进能源计量示范

(二十五)深入开展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在全市范围内选取40家具有“数据中心信息机房”类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为重点的能源计量审查;检查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与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工作;开展能源利用效率计量检测比对和节能改造潜力分析挖掘,并提出节能改造建议。服务行业、企业节能增效,落实本市国家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二十六)完善能源计量标准体系。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研究“数据中心信息机房”类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规范等技术文件,促进“数据中心信息机房”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六、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二十七)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能力水平。依托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治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和颗粒物标准物质研发中心,研发多肽类生物标准物质与电子气体标准物质,建设同位素稀释质谱、定量核磁共振等标准物质定量分析能力。

(二十八)促进产检学研用相结合。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展开技术合作,依托北京建材院、中船重工718所实现产业化,支撑北京即全国生物医药和电子芯片行业的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