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度绩效任务落实情况

序号

年度任务

时间节点

落实情况

1

贯彻《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第二季度

《北京市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7年行动计划》于4月份印发,该项绩效任务已完成。

第三季度

该项绩效任务已在第二季度完成。

2

实施第二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

第二季度

完成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对入围组织名单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区政府意见,并向主管市领导汇报。

第三季度

对进入现场评审名单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区政府以及行业协会意见,结合评审情况和各单位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17家入围企业。 经第二届北京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委员会会议,现场投票与统计,形成了拟获奖名单。2017年9月1日-9月7日,拟获奖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结束,10家获奖企业均通过公示。

3

开展年度质量工作考核,推动各区政府提升质量工作水平。

第二季度

起草2016年度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情况报告和各区政府反馈报告,并向主管市领导进行了汇报。

第三季度

2017年7月19日我局将《2016年度区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情况报告》报送市政府和北京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于2017年8月28日在北京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向各区政府反馈了2016年度区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情况的反馈意见。9月27日再次召开北京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按照市领导的指示,进一步研讨2017年区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实施方案。

4

研究制定促消费政策,实施消费品标准升级和质量提升规划,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新兴消费,进一步提高服务消费比重。

第二季度

按照工作计划安排,累计抽查、监测产品227批次,其中,监督抽查,抽查样品172批次,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局依法对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进行处理;风险监测样品55批次,针对发现的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我局及时组织开展风险处置。形成检验报告227份。

第三季度

按照工作计划安排,累计抽查、监测食品用纸制品、内燃机、校服、成人服装98批次,其中监测产品均合格。抽查检出食品用纸制品和成人服装各1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已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全部依法进行处理,及时消除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5

组织对生产建筑类涂料和胶粘剂产品及其原材料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依法责令改正,没收原材料、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对违法企业、单位予以曝光。

第二季度

会同住建、环保、工商等部门,组织本市涉及建筑类涂料、胶粘剂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单位、企业,开展《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宣贯培训。组织对本市生产领域建筑胶粘剂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了24家企业的41批次产品,并依法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进行处理。

 

第三季度

组织对本市生产领域木家具等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共计抽查了67家企业的80批次样品,针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已组织相关区质监局依法进行处理。

6

加强对生产领域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公示处罚情况。

第二季度

组织对本市生产领域1家企业的30批次车用汽油和柴油产品进行了抽查。形成检验报告30份。

 

第三季度

组织对本市生产领域1家企业生产的3批次车用汽油和2批次柴油产品进行了抽查,经检验全部合格。年度内累计抽查车用汽、柴油45批次。

7

加强煤炭加工企业质量监督,依法处罚加工不符合质量标准煤炭产品的行为。

第二季度

截止6月底,组织煤炭质量抽检589个样品。其中,煤炭质量监督抽查89批次;采暖季留样检测煤炭样品500个。执法检查28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79人次。

第三季度

部署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着力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监督。9月份,组织对煤炭加工企业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58批次,全部合格;对村(社区)留取的煤炭样品开展质量检测53个。1月至9月,开展煤炭质量监督抽查共172批次;留样检测煤炭样品553个。

8

组织开展本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

第二季度

编制2017年北京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计划。2017年监测、抽查6大类108小类工业产品。研究制定食品相关产品、手机、家具、燃气灶具、卫生洁具等60种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加大消费品质量监督力度。已完成检验630批次,其中样品检验工作正在进行中。

第三季度

累计抽查、监测产品2380批次,其中,监督抽查1499批次,风险监测881批次,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依法对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进行处理;针对监测发现的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及时组织开展风险处置。

9

依据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执法力度。

第二季度

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开展煤炭和油品、车用汽油清净剂等产品质量监督工作,6月份共检查煤炭、油品、车用汽油清净剂、含挥发生性有机产品等企业10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04人次。对各区执法情况及效果进行排名。

第三季度

举办两期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煤炭执法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煤炭抽查工作方法及要求,使抽查工作更科学、规范。三季度继续对各区局大气污染执法情况进行排名。三季度全系统共检查煤炭、车用油品、挥发性有机物等产品企业共359家(次)。

10

大力发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新兴产业。

第二季度

1.继续推进实施系统内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工作,完善计量、特设、质检等专业改革方案及相关业务界定。
2.继续推动发起检验检测行业技术联盟筹备及产业园建设相关工作。
3.共有9家技术机构参加酸度计检定比对工作,目前已有5家完成比对实验工作;共有15家技术机构参加心电图机检定比对工作,目前已有12家完成比对实验工作。
4.完成了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工作;完成了检验检测管理情况和技术能力监督抽查中的样品制备工作。
5.完成4家国家标准委下达的第一批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半年总结。

第三季度

1.三季度已开展系统内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工作,完成“北京市中关村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
2.开展计量专业检验检测机构业务界定及机构整合工作,依据局专题研讨会意见,完善市计量院改革方案。 3.继续推动发起检验检测行业技术联盟筹备相关工作。以实地调研、问卷调研等形式调查联盟成员机构入驻产业园需求。
4.组织2017年度食品检验机构监督评审工作,对13家我局发证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了监督评审,现已全部通过现场评审,评审结论均为基本符合。被评审机构对检查出的问题正在进行整改。
5.京津冀联合开展食品、煤炭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北京地区报名参加的72家食品检验机构。
6.计量比对主导实验室完成检验数据汇总及比对结果分析,编写了总结报告,召开了比对工作总结会。
7.计量能力验证项目均已完成了两轮测试的所有工作,并向我局提交了总结报告。
8.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完成监督检查的全部30家被检查机构的样品委托送检工作和检测报告收集工作,正在进行结果数据汇总审核工作。

11

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北京品牌的影响力。

第二季度

1、完成召开了首都标准化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和市政府2017标准化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并部署了《2017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
2、已经多次研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关村)管理办法》,以及《中关村试点企业考核办法》,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3、举办2期中关村企业团体标准化知识培训。
4、加强中关村试点示范企业标准化经验总结,招标确定了案例编撰承担单位和候选项目。目前记者正在陆续开展采访工作。

第三季度

1.调研圣释(中国)生物工程公司申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相关事宜。与经信委研究《开展北京市技术标准试验验证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2.《中关村标准故事二》部分稿件正在提交中。
3.《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关村)管理制度》和《中关村试点企业考核办法》正在履行批准发布程序。
4.新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35项。
5.技术标准资金补助项目通过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已完成协议签署和补助资金拨付工作。

12

制定发布《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

第二季度

2017年4月12日,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组织制定、分别发布《建筑类涂料与胶黏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地方标准,并于2017年9月1日实施。已完成。

 

第三季度

该绩效任务已在第二季度完成。

13

出台实施有机化学品制造业排放标准。研究修订、制定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电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标准。

第二季度

1.2017年1月,经市政府批准,市质监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有机化学品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完成。
2.2017年2月,我局印发《2017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2017〕2号),将电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列入今年计划。已完成。
3.配合市环保局做好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电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标准研究修订、制定。6月22日,我局向环保局书面发函《关于配合做好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任务的函》(京质监函[2017]134号),主动配合、追踪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季度

6月22日,我局向环保局书面发函《关于配合做好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任务的函》(京质监函[2017]134号),主动配合、追踪做好相关工作。

14

制定发布2017年全市标准化工作要点和2017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第二季度

《2017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已于4月7日由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印发;《2017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已于2月23日由我局印发。

第三季度

该项任务2季度已完成。

15

开展2017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工作。

第二季度

2017年3月24日,我局印发《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17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项目的通知》,启动2017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项目申报受理工作; 为了方便企业申报,我局于4月19日组织召开2017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政策宣讲会,就正在开展的2017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介绍;6月1日,委托市标准院完成了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工作。 6月份,已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正在由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审核。同时我局也发函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等6单位核实申报项目是否领取过市财政的资金支持。

第三季度

完成了财务审核和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等6单位的项目核实。 8月份,完成2016年补助项目实施情况报告。9月13日市质监局党组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京质监函[2017]214号)。该项任务已完成。

16

开展心电图机、酸度计的计量比对。

第二季度

主导实验室已完成比对方案,确定比对样机。主导实验室已召开比对工作启动会,启动比对工作,参比实验室开展比对工作。

第三季度

主导实验室完成检验数据汇总及比对结果分析,编写了总结报告,召开了比对工作总结会。对校准公司开展行业政策培训。

17

开展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回弹法)、水中钙、镁含量检测能力验证活动。

第二季度

我局委托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进行招投标。所有的招投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于5月份和相关中标单位签订了委托合同。 2017年5月4日,我局下发了《关于下达北京地区2017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计划的通知》。

第三季度

已完成全部两轮的测试工作。

18

做好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第二季度

截止6月底,组织煤炭质量监督抽查89批次;采暖季留样检测煤炭样品500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期间,组织对煤炭、油品企业监督检查137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74人(次)。5月份,对煤炭加工企业监督抽查5个批次,对本市生产领域1家企业的5批次车用汽油和柴油监督抽查,全部合格。

第三季度

已按市政府要求完成党的十九大会场驻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保障工作。部署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着力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监督。9月份,组织对煤炭加工企业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58批次,全部合格;对村(社区)留取的煤炭开展质量检测53个。1月至9月,抽查煤炭共172批次;留样检测煤炭553个。开展汽、柴油及清净剂、车用尿素抽查53批次,全部合格。

19

继续开展住房老旧电梯风险预警监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办好重要民生实事。对3000台老旧住宅电梯开展风险评估,对社区重大安全隐患的进行挂账督办。

第二季度

制定并印发2017年高风险电梯评估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已确定纳入评估范围的3000台电梯点位清单。截至6月30日,已完成1020台电梯的评估工作。

第三季度

已完成3000台电梯评估工作,此项工作整体完成率100%。

20

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

第二季度

转发《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的通知》,经初步梳理摸排,2017年底后确需保留的10吨/时及以上在用燃煤锅炉43台。

第三季度

已制定能效测试工作方案。

21

制定实施检验检测机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第二季度

1.京津冀三地联合组织开展2017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食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由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承办,能力验证项目为:包装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铜绿假单胞菌等参数。北京地区有72家食品检验机构报名参加。目前,样品已制备完毕,正准备实施样品发放。 2.已完成4家食品检验机构的监督评审,有10家正在进行中,其余1家已申请暂停资质。

第三季度

已完成今年布置的食品检验机构监督评审工作。完成食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的初测、结果收集、统计、判定以及补测工作。

22

促进创新资源融通共享。

第二季度

京津冀区域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的设备费和材料费招标已公示,招标公司已于6月19日开标。平台的开发技术需求已经完成,平台的软件正在开发中,开发费已支付,拟于9月份上线试运行。华电天德实验室在我局的辅导下,编制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正文内容已提交CNAS函审。

第三季度

完成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的一、二及页面和功能设计,完成了专家库信息采集和数据整理,完成7家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项目信息整理、为保定华电天德中小企业涉电检测服务平台实验室提供了咨询和检测服务,实验室已于9月4日顺利通过CNAS考核,并以此次服务过程为内容,完成典型服务案例,完成服务流程和规范各1份。

23

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季度

《贯彻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2017年)2017年行动计划》已经印发实施,二季度京津冀联合开展食品、煤炭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三地磋商确定了2017年京津冀三地联合开展的食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项目。明确了样品制备、发放、收集结果、统计分析等工作安排。其中,食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由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承办。北京地区有77家食品检验机构报名参加。京津冀三地联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互查。上半年京津冀质监部门联合制定了《2017年京津冀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区域合作行动计划》推动三地质监部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补的作用。

第三季度

1.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相关重点产品质量监督稽查联动执法。9月25日,京津冀三地质监稽查部门联合签署了《2017年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相关重点产品质监稽查联动执法工作方案》,将实行动态管理协同监管企业名录,对三地的煤炭、车用油品、建筑类涂料和胶黏剂监管信息共享,开展执法联动、协同监管。
2.加强煤炭质量共管共治。8月,北京市延庆区、河北省怀来县、赤城县三地质监部门召开研讨会,就煤炭质量共管共治工作进行深入交流研讨,特别是对怀来、赤城劣质燃煤进入延庆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加强服务冬奥会保障工作交流合作。为科学保障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顺利筹办举办,7月,北京市延庆区质监局、张家口市质监局共同举办了由部分索道运营公司参加的索道管理与事故应对研讨会,就如何更好地做好索道安全监察、服务管理、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

24

其他市政府重点工作及协办事项。

 

截至目前,未收到各牵头部门配合工作要求。

25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目前仅剩一项中介服务事项,经与市审改办沟通,虽然许可证发证检验程序作了调整,仍属于中介服务事项。本年度中介服务事项清理已完成。            
2.已完成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工作。
3.已完成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要求,各区局按制度规定正常开展工作。

26

做好国务院督查、国家审计署审计、市委巡视组巡视、市政府督查、上年度绩效考评反馈等问题整改。

 

按照年度绩效考评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完成各项整改工作。

27

本年度的建议提案办理。(45件)

 

4件主办件全部办理完成,办理意见寄送代表委员,上传市政府办理信息系统。41件会办件5月底全部完成。

28

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加强信息报送的时效性,提高信息深入、广度,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及时报送市领导关注的涉及民生的重大信息。

29

做好市政府绩效管理专项考评工作。

 

完成2017年度质量安全指数考评细则制定,完成16区落实预案审核,指导14区对预案进行修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