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

冷库疫情防控检查清单(第二版)

点击下载:冷库疫情防控检查清单(第二版).doc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检查对象

冷库名称:

负责人:

联系方式:

地址:

承租人:

检查事项、内容、方法及结果

检查项目(8类)

检查内容(57项)

检查结果

出入库管理

1.是否开展食品出入库查验,对其产品名称、重量、源头产地、出入库时间、供货方(采购方)姓名、联系方式及身份证号进行登记核验,并保存相关证明。

合格 不合格

2.是否建立台帐,信息登记不缺项漏项,无信息模糊、虚假无法核验追溯的情形。

合格 不合格

3.是否能够提供库存进口冷链食品同品种、同批次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合格 不合格

4.是否能够提供库存进口冷链食品同品种、同批次的消毒证明。

合格 不合格

5.是否能够提供库存进口冷链食品同品种、同批次的检验检疫证明。

合格 不合格

6.是否进口和国产冷链食品实行分库存放、专用通道,不混放。

合格 不合格

7.冷库是否具备与贮存温度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及温度监测设备,是否定期测定记录。

合格 不合格

信息公示

8.是否公示进口冷链食品源头产地信息。源头产地为进口食品原产国(地区);标称源头产地为国内省市的食用农产品,持有规范的源头产地证明。

合格 不合格

9.是否在冷链食品库区、货架、货柜等公开场所公示北京冷链追溯码。

合格 不合格

10.食品外包装上的产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真实。

合格 不合格

11.是否存在将进口食品标签标识更换为国产食品标签标识的行为。

合格 不合格

追溯管理

12.是否严格录入北京冷链追溯平台,做到应上链尽上链

合格 不合格

13.入库时间早于2020111日的进口冷链食品,是否补齐相关证明并已录入北京冷链平台。

合格 不合格

14.入库时间在2020111日之后的进口冷链食品,其持有的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是否与上链信息一致。

合格 不合格

15.是否对无核酸检测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和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做到不采购、不使用、不运输、不贮存、不销售。

合格 不合格

核酸检测

16.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是否每天开展核酸检测。从业人员的范围应当覆盖生产加工、物流、运输、搬运、装卸、贮存、销售(零售)、餐饮制作加工、贮存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清洁卫生、保安等后勤人员,覆盖企业正式员工和临时用工人员。

合格 不合格

17.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是否每天开展核酸检测。

合格 不合格

18.是否在冷链食品入库后,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合格 不合格

19.是否定期开展生产经营环境核酸检测。

合格 不合格

人员健康管理

20.是否做好员工(含新进人员和临时参加工作人员)14日内行程及健康状况登记

合格 不合格

21.从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疫苗。

合格 不合格

22.是否建立上岗员工健康卡

合格 不合格

23.新上岗的员工(含临时用工人员)是否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无异常

合格 不合格

24.是否建立全体员工健康状况台账(含10个主要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

合格 不合格

25.是否在冷库入口设置测温点,落实登记、测温、消毒、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实行绿码上岗制。

合格 不合格

26.外来人员是否登记所在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等情况,是否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

合格 不合格

27.车辆进出时,车内人员是否离开车辆,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和司机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接触。

合格 不合格

28.从业人员上岗是否主动体温检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否主动报告并及时就医。

合格 不合格

29.从业人员上岗期间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

合格 不合格

30.从业人员佩戴手套是否出现破损或污染未及时更换。

合格 不合格

31.是否做好手卫生。

合格 不合格

32.是否发现自身以及共同居住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时立即上报负责人。

合格 不合格

装卸储运

33.搬运货物前是否穿戴专用工作衣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手套等,佩戴护目镜和面屏,避免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人员体表。

合格 不合格

34.装卸来自于有疫情发生地区的进口冷链食品时,在搬运货物过程中是否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

合格 不合格

35.运输司机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上岗。

合格 不合格

36.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擅自开箱,随意打开冷链食品包装直接接触冷链食品。

合格 不合格

37.在冷链物流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物流包装上是否注明冷链食品储运的温度条件。

合格 不合格

38.车辆厢体内部是否清洁、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

合格 不合格

39.运输车辆是否具备与贮存温度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及温度监测设备,是否定期测定并记录。

合格 不合格

40.是否完整登记车辆车牌号、信息以及司机身份信息、联系方式、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记录等真实信息。

合格 不合格

41.运输车辆是否做到专车专运,不与其他产品混放运输。

合格 不合格

清洁消

42.进口冷链食品入库前,是否应当对其外包装进行严格、有效消毒。

合格 不合格

43.用于搬运冷链食品原料或半成品的工器具(如转运箱、勺子、钳子等),是否每次使用完毕后清洗和消毒。

合格 不合格

44.生产加工前、加工后使用的器具是否分开放置并妥善保管,避免交叉污染。

合格 不合格

45.司机及运输随从人员是否对手进行定期消毒车内是否配备酒精类洗手液、消毒剂和纸巾。

合格 不合格

46.司机在向企业员工传输、递交配送文件前,是否进行手部消毒。文件是否置于一次性容器和包装材料中。

合格 不合格

47.频繁接触的方向盘、车门把手、移动设备等是否定期消毒。

合格 不合格

48.运输冷链食品过程中是否开箱、倒货

合格 不合格

49.车辆运载一批货物的前、后均是否对车内人手可能接触的部位、特别是车厢内外进行彻底消毒。

合格 不合格

50.使用的消毒剂的适用温度、有效成分及含量、备案情况、有效期等是否符合《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第二版)》要求。自行配制消毒液的,配制方法、配制工具是否规范。

合格 不合格

51.消毒方式(擦拭或喷洒)、消毒频次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 不合格

52.是否对消毒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合格 不合格

53.是否明确专兼职消杀员,是否每日消杀如实记录并公示。

合格 不合格

其它常态化措施

54.是否在场所易聚集区域内划设一米线,是否存在人员聚集现象。

合格 不合格

55.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场所内通风换气。

合格 不合格

56.是否每日对场所及有关设施设备、工具及器具开展清洁并记录;是否保持场所内环境卫生清洁、室内无异味、无积水。

合格 不合格

57.是否开展对进口冷链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制度文件、应急预案、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说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