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引言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人员、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情况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局政府网站http://scjgj.beijing.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窗口,联系电话: 82690919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6号。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08年5月1日起我区(委/办/局)开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19名全职工作人员,18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19个专门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窗口,提供公共查阅、资料索取和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服务;专门制定并有效落实了各类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 2008 年 5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开展顺利。


  目前,我局已经基本完成了2003年至2008年的信息清理、目录(大纲)编制、信息录入等前期准备工作,截止12月底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46条。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64条,法规文件类信息682条。截止12月底,全系统共受理已申请公开申请67项,其中市局受理57件,各区县分局受理10件。已答复67件,占全部申请的100%。另外,我局通过外网网站向广大群众公开企业登记、企业年检、消保维权、食品安全等与工商职能相关的信息,2008年点击量达到1.5亿余次,企业信用信息查询量达4024.2万次,企业年检状态查询量每日平均达30万余次。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情况

  本局2008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99条,其中全文电子化率达22.32%。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64条,法规文件类信息635条,包括工商部门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本 部门制定的有关行政处罚、企业登记与监督管理、市场监督、反不正当竞争与经济检查、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综合类等内容的规范性件及与其他部门会签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职责类信息十项,包括:行政裁决2项、行政强制5项、行政备案11项、行政审批3项、行政许可38项、边缘类处罚63项、市场类处罚129项、外资类处罚12项、其他行政行为30项。另外,我局通过外网网站向广大群众公开企业登记、企业年检、消保维权、食品安全等与工商职能相关的信息。

  根据凡涉及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只要是不涉密的,都要公开的要求,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的实际,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透明度,做到了"十公开":即行政管理职责公开;工作机构设置公开;职业行为规范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公开;行政事业收费公开;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救济以及公共投诉事项公开。从而让企业、公众了解:工商行政管理承担哪些法定职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机构的具体职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工作人员有哪些职业要求;行政救济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哪些措施,提出申请时应具备何种条件;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损害时,应该借助何种方式请求保护等等。这种公开越全面、越彻底,就越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越能体现对权力运作过程的监督。

  在做到公开事项全面的同时,我局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还不断提高公开信息的质量,做到公开的信息合法、真实、有效。合法就是根据法律所赋予的职责,按照法定的依据、法定的程序来公开政府信息。在具体的公开过程中,我局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为依据,公开了诸如受理-审核-核准-发照的办理企业登记注册等程序。真实就是保证每个公开的办事事项真实可行,如公开的办事资格、办事手续要真实,真实到公开什么,就能办成什么,不再外加任何条件;保证公开的办事程序的真实,真实到公开什么程序,就遵循什么程序,不再设置其他程序;保证公开的办事时限的真实,公开承诺的是什么时限,就要在承诺的时限内完成。有效就是保证每条公开信息的有效性,如行政审批改革中已经取消的审批事项,不再在公开的事项中出现;法律已修改、政策已调整的事项,按照现行的法律和政策予以及时修改。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我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着力凸显公众性、公益性、公权性,在原政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突破:(1)公开所有规范性文件以及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应予公开的文件;(2)公开企业、消费者关心和需要了解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基本业务统计数据和专题分析报告;(3)公开与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4)公开消费者经常需要查询的合同示范文本和合同格式条款备案中可予公开的内容;(5)公开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涉外高知名度商标目录、图案;(6)公开广告监督管理的监测结果,向消费者提供违法广告警示;(7)公开工商系统对外聘任干部和招聘、录用公务员计划、结果等信息,直接接受社会监督。

  (二)公开形式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局始终坚持形式服从内容、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的原则,优先选用信息化的手段。特别是市局BAIC网站,具有网上办事贴近市民需求、功能较完善、信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是我局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在具体工作中,为保证 BAIC网站的高效运作,我局建立了规范、有效的日常维护机制,各业务条线负责及时提供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规信息和工作动态,办公室负责汇总编辑后立即上网发布。目前我局基本实现了网上发布的政务信息基本与内部政务信息网同步。今年6月,为促进网站功能的进一步整合,我局从全市统一规范和便于公众理解的角度对网站进行了再次改版,新改版的网站提高了网站内容和各板块布局的可理解性和信息获得的便捷性,更为面向公众、方便公众使用。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局积极整合系统内各项资源、各种渠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公开信息。除了我局政府信息窗口接受咨询外,我局12315 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咨询热线,外网邮箱等发挥了为公众化解疑难、解决实际困难的作用,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做了大量的解释、说明工作。上述资源共同构成了工商部门向社会提供政府信息的渠道,使我们的公开渠道不再局限于19 个政府信息公开窗口,公开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所列的范围。此外,在便民服务方面,我局严格按照规范、统一的要求,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发送到全市工商系统所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窗口以备公众查阅,同时及时抄送市和各区、县档案管理部门。各政府信息公开窗口都配置了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为查阅人获取、摘录信息提供便利。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本局2008年度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7件。其中,市局受理57件,各区县分局受理10件。已答复67件,占全部申请的100%。当面申请65件,占总数的97%,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有1件,占总数的1.5%;以传真形式申请1件,占总数的1.5%。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0%是机构职能类信息,3%是法规文件类信息,0%是规划计划类信息,0%是行政职责类信息,97%是业务动态类信息。

  (二)答复情况

  在已经答复的67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39件,占总数的59%,主要涉及企业的注(吊)销及年检情况。

  “同意部分公开”的2件,占总数3%,主要涉及企业的注(吊)销及年检情况。

  “不予公开”的1件,占总数2%,主要涉及企业的住所、联系电话等信息。

  “信息不存在”的10件,占总数的14%。

  “非本机关掌握”的15件,占总数的22%。

  “申请内容不明确”的0件,占总数的0%。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通过2008年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来看:一是申请的对象以本地公民为主,占全部申请的80%,也有部分来自上海、广州的外地公民。以组织名义提交的政府信息申请有0件。二是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的注、吊销和年检情况,占全部申请的90%,其它也有些业务类咨询和规范性文件的申请。


四、人员和收支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本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共19人,兼职人员共18人。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2008年本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共收取检索、复印、邮递等成本费用共计0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减免收费情况

  2008年本机关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减免收取检索、复印、邮递等成本费用共计0元。

  (四)与诉讼有关的费用支出

  2008年本机关与诉讼有关的费用支出共计0元。


 五、咨询情况

  2008年,本局共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咨询191人次。其中,现场咨询1人次,占总数的0.52%;电话咨询190人次,占总数的99.48%;网上咨询0人次,占总数的0.00%。

  本局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324次。


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08年,针对本局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申请0件,行政诉讼案0件,申诉案0件。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从总体上看,我局2008年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一是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粗浅,还没有把政务公开的认识上升到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履行法定义务的高度。二是基础工作有待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细化工作还存在不足。


  下一步,我局将不断增强全局人员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业务培训、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制度监督等环节进行完善和提高,努力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切实推动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〇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