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消费提示

粽子产品消费提示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端午节习俗因地域而有所不同,其中包粽子和食用粽子最受广大群众欢迎。随着端午节临近,北京市场上的粽子产品也进入了消费高峰,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粽子品种,消费者要如何正确选择呢?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您发布消费提示:

一、选择正规渠道,理性购物,保障消费权益

消费者线下购买粽子时,应通过商超、市场等正规销售渠道购买粽子,理性消费,按需购买,避免浪费行为。网购时不要盲目相信卖家描述,应仔细核对卖家经营资质和产品信息,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

二、购买应谨慎,产品包装要完整,标签标识要查看

市面上售卖的粽子一般分为预包装和无包装两种,其中预包装的粽子分为常温真空粽子和速冻粽子,无包装的粽子为现制现售或即食粽子。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谨慎。

消费者在选购预包装粽子时,要选择包装袋完整,没有破损、漏气或胀袋等现象的产品。选购速冻粽子时要确保产品保持冻结形态,没有解冻变形的情况。此外还要注意观察产品标签信息,避免购买标签标示信息不全或超保质期的产品。食品的标签信息主要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内容。

消费者在选购散装粽子时,应选择粽体形状完整,无霉点,无哈喇味、酸败味的新鲜产品,蒸煮后的粽叶颜色不应过分鲜艳。

三、自制需注意,食材新鲜要煮透,即包即食不贪多

家庭自制粽子时,一定要在正规平台购买新鲜的食材,原料应无生虫,霉变,哈拉等现象;选择好粽叶和粽线,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翠绿的粽叶,使用干粽叶前要用水泡或水煮软化。尽量采用素色棉麻线捆扎,松紧适度;自制过程中食材、器皿、工具要注意清洁卫生,生熟、荤素材料需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制粽子可用高压锅、小火焖煮等方式,确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此外家庭自制粽子不易储存,建议少量包制,即包即食,避免反复加热食用。

四、粽子易变质,妥善储存很重要

端午节天气炎热,粽子容易酸败,一定要妥善储存。购买预包装的粽子后应按照产品标签要求来存放,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产品打开包装后应尽快食用。散装粽子和家庭自制粽子的保质期比较短,最好随买随吃、随包随吃,避免变质。鲜食粽子应尽量冷藏保存,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没吃完的粽子再次食用前应确认没有变质,并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五、粽子虽美味,特殊人群应注意,科学食用更健康

粽子是一种富含糯米和谷类的食物,时常加入动物性油脂或肉类,具有高糖、高能量的特点,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老人、儿童和肠胃消化功能弱等人群也不宜多吃。食用粽子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浆、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易敏人群还应注意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表和相关提示信息,再决定购买哪种产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