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地方标准实施情况报告
——2017年发布地方标准实施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关于“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的要求,推动地方标准实施,2019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年度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部署,组织对实施满一年的地方标准进行评价,共涉及25个行业主管部门212项2017年发布的现行有效地方标准,标准涉及领域分布见图1,涉及行业部门统计见附件。
图1 标准涉及领域分布图
总体来看,各行业主管部门采取了不同方式推动各领域地方标准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共计召开地方标准宣贯会500余场,培训4.4万余人次;出台相关配套文件74件;依据地方标准进行监督检查2.5万余次;产生经济效益20余亿元,在不同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对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支撑作用。地方标准主要有以下实施效果和特点:
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助力城市高质量建设
促进城市“生命线”集约化敷设。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召开宣贯培训会组织实施《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运用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新航城、世园会、通州文化旅游区等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和水平。
提升城市工程建设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实施《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该标准首先提出低温施工专用灌浆料概念和相关指标,使低温灌浆料得以运用于大量装配式建筑冬季施工,为施工单位节约了设备租赁费用、增加了施工时间,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创造经济效益1亿元。《酚醛泡沫板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运用于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教学楼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等工程,降低了原标准的导热系数,提高了保温效率和节能效率,节约标准煤大约5万吨,大约减少CO2排放量5万吨。
助力“海绵城市”建设。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运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中轴线绿地建设,在推进绿地雨水管理能力、发挥绿地生态效益、促进自然水文循环改善等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不仅为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管理方在绿地建设管理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为园林项目与上位规划、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发挥标准化作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市城市管理委召开标准宣贯会组织实施《供热管网改造技术规程》。标准实施后,提升了整体管网输送效率。据统计,2017-2018年北京市实施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共涉及959个小区,面积6843万平方米,改造管线总长3989公里,节省燃气约5865.43 万标准立方米,节省电能约1026.45 万千瓦时,节省水约16.42万吨。市交通委组织实施《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技术要求》第7-9部分,引领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务服务功能升级,为手机订票、刷手机二维码乘车、电子定期票等新服务提供支撑,提高了乘客对北京地铁票务服务满意度。
助力生命科学研究。市科委组织实施《实验动物 遗传质量控制》等系列标准,通过召开宣贯培训会4次,培训1000人次,开展监督检查50余次,加强标准的实施,改变以往无标准化实验动物可用的局面,保护了科研工作者的健康,提高了动物实验结果准确性,对推动我市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历史文物资源。市文物局组织实施《文物建筑安全监测规范》,确定标准示范项目,在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城楼、金水桥等文物建筑实施安全监测项目。通过安全监测对文物建筑进行“体检”,获取可靠数据,了解文物建筑现状,为文物保护决策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古树名木雷电防护技术规范》,对大兴团河行宫96株古树,以及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辖区各陵500余株古树起到了保护作用,促进了全市古树名木精细化和精准化管理水平,降低遭雷击风险。
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市公安局召开标准宣贯会组织实施《小型消防站建设规范》,已建成小型消防站73个,配备执勤车辆124辆,备防人员1145人,保证出警到场时间在5分钟以内,极大地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保证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基本要求》,召开标准宣贯会6次,培训200余人次。2018年检测种植产品速测样本数96709个,畜禽产品速测样本344048个,水产品样本数4244个。通过快速检测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使农产品优质优价,农民增产增收。
设置企业生产“安全红线”。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29项《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及安全生产地方标准,涉及加油站、石油库、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饮料制造企业、纸制品制造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烟草制品企业、日化产品制造企业等领域,配套出台《关于做好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等4项政府文件,召开宣贯培训会20次,培训2350人次,开展监督检查3600余次。标准实施后,为企业量身定做“安全红线”,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三、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
助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机化学品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多项标准,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相关行业污染源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实施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三地分别对本辖区内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进行检查,对建筑涂料与胶粘剂的生产、销售、使用进行管控。我市开展监督性抽查累计600余批次,2018年建筑涂装VOCs排放量较2017年约减少1200吨。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市水务局组织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规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15座,节约新水1646万吨,创造经济效益3293万元,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水环境,农村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在汉石桥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部分重要湿地运用实施,为我市湿地生态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湿地涵养水资源能力,改善我市湿地生态质量。
促进城市减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效益计算技术要求》,采用第三方机构评价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共有64家单位按照标准要求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年节电2466万千瓦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年减排245吨和377吨。
助力能效水平提升。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民用建筑能耗指标》,运用于19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工作,在强化新建项目能源消费源头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实施《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现场评价导则》,运用于137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现场监测工作,有效促进重点用能单位优化节能管理,规范能源消费利用。
四、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群众获得感
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旅游特色小镇设施与服务规范》,在古北水镇、雁栖镇等11家单位开展试点示范,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游客满意度。2018年古北水镇总收入约10亿元,游客满意度达到98%。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 北寨红杏》,种植户按标准进行种植后,生产效率提高27%,创造经济效益1500万元。同时运用防伪溯源增信系统进行产销管理,提升了客户对北寨红杏的认可度和满意率。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市民政局组织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召开标准宣贯会3次,培训1500余人次,采用自评与第三方机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施效果评估。2018年全市共完成102家养老机构星级评定评审工作,达到各级服务质量星级评定要求的机构为97家,有效提升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高入住老年人满意率,支撑我市“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
服务“健康北京”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健康体检服务规范》,先后组织召开宣贯培训会6次,培训1000人次,通过“准入-监管-退出”闭环管理机制,提高健康体检行业的服务质量水平,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健康”动力。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市人力社保局组织实施《街道(乡镇)、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服务规范》,开展宣贯培训会5次,培训1115人次,实现了基层平台“服务内容明确化、服务事项清单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方式统一化”目标,为全市范围内同一事项、同等条件下,企业群众享受无差别服务提供支撑。
五、扎实推进场馆建设,助力冬奥会筹办
市体育局组织实施《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滑雪场所》,出台《关于做好2017-2018雪季冰雪运动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等2项配套文件,委托第三方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和日常执法检查20余次。标准实施后,升级改造了老旧设备设施,强化了滑雪场所管理责任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做好准备。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开展试点示范5家实施《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技术规程》,应用于冬奥会滑雪场、北京地铁15、16号线工程等工程,总体使用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标准实施后,节约燃料、化工原料3000吨,减少有害溶剂、烟尘1000吨,防水质量显著提升。
六、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第三方实施效果评估,提升实施情况报告质量。当前采用第三方方式开展地方标准实施评估尚不普遍,本年度共有53项标准采取第三方方式或由行业部门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约占总量的25%。部分标准实施情况报告缺少实施效果量化数据和监督检查情况,标准实施效果展现不充分。
二是建议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标准实施。本年度有67项标准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文件作为标准实施的政策依据,确保了标准的有效实施,约占总量的32%。多数标准尚未有效与法规、规章、政策衔接配套,尚未实现法规政策靠标准支撑,标准凭法规政策保障实施的闭环管理体系,标准实施力度不足。
三是建议加强从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到标准修订的闭环管理。本年度有个别标准发现实施存在问题,提出拟修订标准,但尚未正式申报地方标准修订立项,建议尽快启动标准修订程序,保证标准有效性。
下一步,本市将进一步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推进本市标准化立法工作,完善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强化各部门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作用,进一步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附件:标准涉及行业部门统计表
附件
标准涉及行业部门统计表
行业主管部门 | 地方标准 (项) | 行业主管部门 | 地方标准(项) |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 29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 4 |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2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4 |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21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3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20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3 |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9 |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 1 |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 15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1 |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 13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1 |
北京市水务局 | 13 | 北京市文物局 | 1 |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 12 | 北京市体育局 | 1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 10 | 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 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 9 |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 1 |
北京市民政局 | 3 | 北京市气象局 | 1 |
北京市公安局 | 4 | 累计 | 212 |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