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紧扣“五子”联动聚焦八大领域 培育“十园百企”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做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作部署,在系统总结北京市“一园五企”全国两业融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市发展改革委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11个部门共同制定、联合印发了《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改〔2023〕8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积极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平台型企业服务功能;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领域、跨业态发展,强化龙头企业标杆引领作用;发挥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两业融合相关标准创制活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开展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支持搭建检验检测专业化服务平台,面向高精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专业化服务平台予以支持。加快创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等落地北京,提高检验检测综合服务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提供支持。

北京市促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工作安排可以概括为“8+20”,即“锚定8个重点领域,推进20项主要举措”,并积极办好12场两业融合交流会,集中发力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业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业态,进一步擦亮“北京智造”“北京服务”品牌。

一、强化试点示范,培育形成“十园百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全覆盖,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层次显著提高。

二、紧扣“五子”联动,锚定八大重点领域

紧扣促进“五子”联动,衔接“十四五”规划、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等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安排,提出集中发力的八个重点领域。一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二是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有机融合,三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四是促进集成电路制造与研发设计服务一体化发展,五是提升高端装备与服务业融合水平,六是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与相关产业绿色融合,七是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八是释放消费领域服务与制造融合潜力。

三、聚焦关键环节,20项措施靶向发力

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市聚焦堵点难点寻求突破,结合行业企业的经验和诉求靶向发力,提出八方面20项主要措施。一是加快企业培育,发挥融合发展主体作用。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产业融通发展成本。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供给,增强融合发展动能。四是建设应用场景,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五是强化京津冀产业协同,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六是依托“两区”建设,构建融合开放新格局。七是强化北京标准和质量认证,构筑产业融通新优势。八是完善支撑体系,增强融合发展保障能力,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要素保障的措施。

下一步,北京市各有关部门将坚持清单化推进、项目化管理、精细化落实,推动《实施意见》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办好两业融合交流会,抓好试点建设,支持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优质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大力引导市场主体通过融合发展实现赋能增效、转型升级,持续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供稿:质量发展处、登记注册处、网监处、标准化处、计量处、认证监管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