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场监管动态

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半年工作会

8月14日上午,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半年工作会,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冀岩对上半年的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他说:上半年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落实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恢复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积极承担市级物资保障、社区防控、复工复产、市场防疫等组工作责任,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市场秩序、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为首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进

严格监管、严厉惩戒,有力维护市场秩序。率先出台哄抬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等指引规范,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哄抬价格、制售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公开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形成强大震慑,迅速稳定了首都市场价格,维护了首都市场秩序。

对食品安全问题和违法行为“零容忍”,及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严防食品安全事件。严控非医用口罩等重点防控产品质量,对指定发热门诊、医学隔离场所电梯、特种设备开展集中监督检验。有效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压实主体责任,发放智能体温计3万余个,开展食品抽检3万余批次。开展“五类”之外市场主体防疫工作执法检查。累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近200万户次。高效处置价格举报投诉万余件,查办涉疫案件1500余件。丰台区局开出疫情期间全国首张价格违法300万元顶格罚单,东城、顺义、门头沟等区局严惩哄抬价格违法,朝阳、密云等区局严查恶意抢注“火神山”“雷神山”商标行为,房山区局、燕山分局等迅速查处销售假冒“飘安”口罩案。

有效确保防疫物资应急供应,满足疫情防控迫切需要。坚持特事特办,加强帮扶指导,积极创造产能,多措并举保障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供应。累计筹措、调配各类防疫物资2100万件,调拨医药物资700万件。加强出口医疗器械质量监管,获得国务院督导组充分肯定。昌平区局对首个“京产”病毒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督,全链条守牢质量防线。

强力实施市场防疫,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作出重要贡献。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全系统迅速进入状态,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市场防疫工作,尽一切努力坚决控制疫情扩散蔓延。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市级市场防疫工作组,完善市区两级联动,建立“6+2+2”工作制度,加大联合督导力度,对食品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采取防疫措施,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方案指引20个。

摸排全市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市场主体并纳入台账管理,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联合城管执法、商务等部门,开展防疫安全、食品安全和市场价格大检查。

全市已完成消杀各类市场主体11.06万家,组织151.19万名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关停阴冷、潮湿的地下经营场所18家。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和综合执法大检查90万余人次。全面实施冷冻冷藏肉品、水产品风险排查,加大冷链食品监管力度。

主动靠前精准帮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支持复工复产若干措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尽最大努力支持复工复产,得到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认可。累计网上办理登记、许可28万个,停征、减免特种设备检验费、计量检测费3800余万元,为24万台计量器具检测和小汤山医院电梯安装使用提供及时高效服务。全市发布可重复使用口罩等涉疫团体标准72项,依托首都标准网,为公众提供疫情防控相关标准的公益性检索和阅览服务。发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登记职能,助力企业融资3400亿元。平谷区局积极协助西贝餐饮集团完成食品生产许可增项,有效支持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二)安全底线更加牢固

严防食品安全风险。出台《北京市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建设,16个区全部完成“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固体饮料、网络餐饮服务、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校园及周边等食品安全整治行动。食品抽检合格率99.07%,确保了首都“菜篮子”“米袋子”重点食品质量安全。

严格药品安全监管。开展疫苗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重点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

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顺利启动。特种设备安全双预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开展瓶装燃气专项整治执法,开展建设工程起重机械专项检查。

严保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产品质量禁止性行为清单,改革质量监管工作制度,推进生产、流通统一监管,加快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非医用口罩、危险化学品、自备加油库、消防产品、超薄塑料袋等产品质量监管。

(三)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意见》,提出28项重大举措,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推出16项改革措施,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全国率先实行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登记效率平均提升六成以上。进一步释放住所资源,扩大简易注销改革范围,创新解决企业“入市”“退市”难题。推行“审核合一”,变更、注销登记实现即时办结。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实现告知承诺办理。海淀区局首推“人工智能”应答系统提升群众服务体验,石景山区局的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健全北京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将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1066项抽查事项纳入抽查清单。试运行商务楼宇信息监测系统。深入推进全链条企业信用监管。企业年报率92.25%。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进一步规范。编制行政处罚行为分类标准,加强公示期管理,为信用修复、促进竞争提供重要支持。通州区局为守信行为“红名单”企业量身打造包括加速审批等在内的“信易批”服务,率先将守信激励机制落到实处。

全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领域跨平台联防联控试点,共享不法商户信息4600余条,实现“一处清退、处处关店”。持续深化广告导向管理。开展塑料袋专项整治行动,启动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监督抽查。全系统查办各类案件3.72万件,罚没款2亿余元。

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完成2019年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启动第三届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评选。以首标委名义出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升级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发布地方标准60项,经市政府批准启动“百项节水标准规范提升工程”,支持361项企业执行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标达标,支撑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开展水表、燃气表、加油机等计量比对,实施3C产品线上核查、线下溯源,组织170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能力验证。

(四)消费环境继续改善

预付式消费治理成效初显。完善预收费严重失信企业及其主要人员“黑名单”制度,累计锁定企业304户、主要人员564名,督促47户企业妥善解决遗留消费纠纷。修订预付式消费服务合同行为指引,推动单用途预付卡立法进程,在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领域探索引入保险机制。

(五)全市重点工作深度落实

协同发展稳步前行。发布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4项,共建计量技术规范2项,新增大区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9项,共享推送信用信息500余万条,三地价格监管联防联控等机制初步建成。

重点任务顺利实施。加速落实冬奥会筹办任务,研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产品质量监督,产品抽检合格率99.48%。将44户失联高风险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有力支持。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稳妥推进冬奥会工程项目和环球主题公园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