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媒体聚焦

为外卖平台公示食材点赞

  近日,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指导下,饿了么、百度外卖启动了餐品原材料及营养公示制度,网上餐饮商户将公示菜品的配料以及菜品营养成分。如用户发现实际餐品原材料与公示不符,有权选择退单及向平台客服投诉。

  网友观点

  公示原材料更多惠及消费者

  苑广阔

  菜品、主食等原料公示以后,可以增加外卖餐饮的透明度,进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这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双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值得肯定。

  公示外卖食物原材料事关部分“特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有3%的过敏反应由食物诱发,食物过敏对大众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通过公示餐品原材料,可有效避免易过敏体质人群发生误食。有的外卖平台还将邀请营养专家为入网餐饮商户进行膳食营养健康知识培训,满足消费者对膳食营养健康的需求。

  既然公示原材料对消费者有利,就应该大力推进。各大外卖平台应尽快完善规则,并对驻网商家给予必要的引导、激励,政府部门也应做好相关知识的引导和普及,让更多的外卖平台及商户认识到食物原材料公示的现实意义,并自觉参与其中,最终成为外卖行业、餐饮行业普遍遵守的“新规则”。

  内容公示还须质量支撑

  北辰

  网上餐饮商户公示菜品配料及营养成分,相当于为网上餐饮食品贴上了“虚拟标签”,这对于特异体质人群规避过敏原、保障消费知情权、改善群众消费体验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这一“虚拟标签”的出现也有利于社会监督,在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化网络餐饮行业自律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随着网上餐饮公示行为的普及、公示机制的完善、公示内容的丰富,海量的公示内容将有助于监管部门利用大数据开展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确定监管重点和方向,从而起到推进追溯管理、节省监管力量、降低监管成本的作用。

  但“质量决定内容,内容承载形式”,当食品原材料被厨艺“掰开揉碎”“重新美容”之后,公示的内容能不能反映食品实际的质量,还有赖于监管部门的后续发力。监管部门应指导外卖平台将食材公示与“明厨亮灶”建设结合起来,加大网络餐饮的透明度,使消费者对外卖餐饮质量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

  媒体观点

  新京报:公示是行业自律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网上餐饮商户公示原材料是一项法定责任。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原材料公示义务。不过,尽管原材料公示具有多重意义,却尚未引起网络餐饮商户的足够重视。目前实施公示的两家外卖平台中,商户的菜品原料的公示率还不是很高。让网上餐饮商户原材料公示成为行业常态,最为核心的是商家能够切实重视起来。尤其在法律越来越完备、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于商家而言,这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表现。期待在多方努力下,原材料公示早日成为网络餐饮的“行业自律”。(来源:中国医药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