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办事服务 > 便民服务 > 标准化 > 地方标准 > 标准实施情况报告

2022年度北京市地方标准实施情况报告(2020年发布地方标准实施情况)

按照《北京市标准化办法》《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要求,2022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2020年发布且实施满一年的地方标准开展了实施情况评估,共涉及21个行业主管部门177项地方标准,统计见附件。经评估,行业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推动地方标准实施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促进了国际科技中心建设,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了城市精细化治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首都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对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支撑作用

一、全力支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服务“双奥之城”建设

一是打造高品质赛事服务品牌。为拓展创新航空医疗救护发展模式,市卫生健康委依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航空医疗救护服务规范》,召开标准宣贯培训会12次,培训4223人次。标准实施后,北京冬奥会直升机医疗紧急救援转运接警响应效率提高23.35%,评估效率提高57.46%,制定转运方案效率提高56.04%,有效保障了直升机在5分钟内到达赛道进行救援,在15分钟内将危重患者转运到距离最近有救治能力综合医院的目标。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大型活动接待服务实施指南》,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期间,为每个代表团组建23人的贴身服务团队,依据标准就礼节礼貌、服务标准、个性化服务、操作规范等方面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18个政要代表团提供优质的餐饮、住宿服务,获得了各国代表团的一致好评,闪耀了“北京服务”金名片。

二是营造良好的国际化环境。围绕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升首都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化水平,市政府外办组织实施《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系列标准,持续对773处重点公共场所累计开展170次核查监测,组织核查环球主题公园园区地铁7号线环球度假区站、冬奥场馆周边外语标识,累计核查各类标识约2.3万块。标准实施后,有效提升了首都国际化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带动了冰雪产业发展为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升级,市体育局组织实施《滑雪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实施后,市体育局依据标准对滑雪场所进行等级评定,促进各等级滑雪场所良性竞争,不断改进和完善场地建设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全市滑雪场所安全运营水平和场所服务质量,进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实施《技术转移服务人员能力规范》。标准发布后,通过标准解读、专题培训、座谈交流、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做好标准宣贯,同时发布《关于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人员能力规范>地方标准试点单位征集的通知》组织开展标准应用试点。通过试点建设,培育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提升了技术转移机构服务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建立良好的技术转移服务生态,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试点A单位拓展了服务对象由738个1860个,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试点B单位培养了5名技术经纪人。试点C单位挂牌京津冀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项目达65项。

深化拓展协同领域,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是促进了三地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三地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实施《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通过将标准宣贯与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相结合,强化三地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监控与跟踪,促进了三地医疗机构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医疗质量水平。

二是提升三地水域游船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小型船舶水上安全环境三地交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五米以下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范》。标准实施后,2021-2022年,针对运营5米以下船舶的游船单位,在开航季每月开展一次入户检查,累计检查624户次,有效保障了游客水上安全出行,稳步提升了三地水域游船安全管理水平,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是推动了三地生态殡葬迈上新台阶。为应对殡葬土地资源紧张现状指导节地生态安葬的开展三地民政部门组织实施《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召开标准宣贯培训会7次,培训860人次。标准实施后,通过立体开发、复合利用、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京津冀三地113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安葬设施的综合效益。

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环境稳步提升

一是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为促进乡村共享经济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和市级休闲农业星级园区评定,组织实施《共享农园建设与管理规范》。通过引导园区提升基础设施,提高休闲农业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共享农园业态与其他休闲农业业态联动发展。目前京郊共享农园已经发展到300家左右,耕种面积1万余亩。为提升果园生产技术水平,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在昌平、延庆、顺义、怀柔等地选择样板果园作为示范基地。标准实施后,示范基地平均减少产量损失20%,降低化肥用量20%,节约用水30%,减低化学药剂用量50%,苹果和葡萄产品综合效益提升30%,年经济效益提升5000万元。

二是支撑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美丽乡村绿化美化技术规程》。标准实施后,通过梳理乡村绿化美化标准化流程,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绿地类型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有效提升了乡村绿化美化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了乡村绿化品质,助推本市乡村向乡土气息浓厚的“一村一品”方向转变。例如,在顺义美丽乡村绿化美化长效养护管理项目中,标准为19个乡镇356个村,约1.5万亩绿化面积的美化养护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市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实施《乡村民宿建筑消防安全规范》,召开标准宣贯培训会6次,培训19600人次。标准实施后,全面提升了乡村民宿消防安全水平,有效促进了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和增收。例如,延庆区通过发展民宿有效盘活闲置房屋600余个,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120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千余人,每人年均增加劳务性工资近3.5万元。

、支撑城市精细化治理,和谐宜居水平有效提升

减少了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为加强恶臭污染治理,市水务局组织实施《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标准实施后,有效指导了城镇再生水厂开展30余项大型除臭工程、100余套除臭反应器运维管理,实现每年恶臭气体硫化氢减排784吨,氨减排2640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系列标准。标准实施有效支撑了559家服务66家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6家道路运输业、14家石油化工生产重点碳排放单位完成年度碳核算和报告工作,助力“双碳”战略实施,支撑本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是提升了能源和水资源使用效率。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先后运用于地源热泵项目后评估、新能源项目安全检查等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地源热泵项目整体运行管理水平,促进了热泵供热节能降碳。为提高供热采暖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市城市管理委组织实施《供热采暖系统水处理规程》标准实施后,提升了供热燃料燃烧效率,节约燃料6亿立方米;提高了用户供暖质量,节水1600万立方米;降低了管道流体阻力,减少循环泵用电400MW。为提升重点行业用水效率,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水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用水定额》系列标准。标准实施后,实现乳制品、水泥、调味品、焙烤食品等生产企业,以及洗车、高尔夫球场等服务企业,累计年节约用水达159万吨以上,有效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

是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园林绿化质量,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草花组合景观营建及管护技术规程》。标准实施后,应用于怀柔雁栖湖周边景区15万平方米、城市副中心55万平方米景观营建管护,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增强了物种多样性。为支撑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开展,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浅山区造林技术规程》62600余亩浅山区造林地构建了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景观,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京西南生态屏障更加夯实牢固。

四是加强了文物保护。为做好文物建筑数字化信息采集与资料保存工作,市文物局组织实施《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标准实施后,运用于“实景三维中轴线”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中轴线遗产核心区6.8平方公里范围的三维实景,为中轴线保护提供了空间数据底座。为加强丝织文物清洁保护,市文物局组织实施《丝织文物清洁规范》系列标准。标准实施后,为汉代毛织带、唐代织锦残片十三陵水库奖给十八勇士红绸旗60余件套丝织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是增强了交通综合治理水平。为做好停车综合治理市交通委依据《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组织实施《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实施后,各区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实现了停车场(库)信息数据管理、统计、共享交换,支撑了停车高效组织和服务管理。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市交通委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试运行基本条件》,运用于北京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南段工程和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一期工程,有效保障了线路顺利进入试运行。目前本市地铁线网中全自动运行线路增加至4条,为市民安全便利出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六是支撑抓好“关键小事”。为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市城市管理委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等文件,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评价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评价规范》。标准实施后,组织开展填埋场运行管理和转运站运行管理情况抽查180次,并进行季度通报督促整改。目前在运6座填埋场每年填埋气处理量5300万立方米按照填埋气中甲烷含量70%计算,每年减少温室气体甲烷排放3710万吨。在运9座转运站每年渗沥液处理量约6万吨,按照清水率50%计算,每年节约水资源3万吨。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福祉进一步提升

一是支撑了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电视台、小视频、微信等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培训,组织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系列标准,有效提升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中小学校、公共场所、重大会议场所、救护车辆、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避免过度消毒。依据《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组织实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开展监督检查3550次,对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全面提升了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

提高了养老服务水平落实本市“9064”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市民政局通过发布《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组织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8部分:呼叫服务》,召开标准宣贯培训会培训1265人次。标准实施后,减少了老年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无人发现的情形,降低开展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因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风险隐患,有效规范了呼叫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民政局依据《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组织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标准实施后,依据标准为893名老年人能力评估专业评估员开展培训,为本市19万老年人开展能力评估,为全市16万重度失能老人发放了失能补贴。

促进了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发展。为提升胡同游服务质量,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标准宣贯会,组织实施《胡同游服务规范》。标准实施后,胡同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安全消防、文物保护、服务标准等基础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例如:除什刹海地区保留有组织、有规划、可追溯的三轮车游服务外,其它胡同地区取缔了“黑三轮”,规范了胡同游交通环境。同时以重点文物、文化设施、重要历史场所为带动点,制定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使老街区成为保有古都风貌、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的旅游街区。

四是提升了餐饮服务管理水平。为做好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实施《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布局设置规范《餐饮服务单位餐饮用具使用管理规范》等标准,召开标准宣贯培训会,培训1600人次制定培训视频市市场监管局官网上公开发布。同时将标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电子版本,让餐饮经营者喜闻乐见易于掌握让餐饮从业者直观理解便于操作,破解办证难,避免“中介”、“代办”服务,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

、建设人民满意的安全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支撑了韧性城市建设把韧性城市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国动办,组织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标准实施后,运用于北京轨道交通地下工程、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等工程设计中,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与人防工程建设有机融合,实现军民兼用,提升了城市总体防护和综合抗毁能力。增强极端天气应急管理能力,市水务局通过发布《北京市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基本要求》。标准实施后,昌平未来科技城、城市副中心丰字沟开展排水断面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城市积水内涝防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90部分:化工企业》。标准实施后,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标准宣贯培训会5次,培训500余人次。同时组织化工企业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依据标准开展监督检查30余次,为全市化工企业零安全生产事故提供了重要支撑为规范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检测鉴定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实施《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技术规程》。标准实施后,为火灾后钢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以及建筑加固改造提供依据,提高了火灾后建筑利用率和安全建设水平。例如:2021年,昌平区某钢结构办公区因电池爆炸发生火灾,导致部分钢结构构件受损。相关鉴定单位依据标准对火灾后钢结构进行了安全性评级,并根据鉴定结果,及时出具了修复方案,有效保证了过火建筑的安全性与加固改造的经济性。

 

附件:实施情况评估涉及标准行业分布

行业主管部门

地方标准

(项)

行业主管部门

地方标准(项)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20

北京市民政局

6

北京市水务局

19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18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16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5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15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3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14

北京市文物局

3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11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2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9

北京市体育局

2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9

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1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7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1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6

合计

177


相关新闻